辽宁品种及生产技术考察报告
为顺利完成《水晶梨产业升级创新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促进上海梨树产业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加快上海梨树新优品种引进步伐,进一步发挥梨产业在上海现代都市绿色农业中的推动作用。2024年9月24日—27日,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赴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考察了梨树新优品种,旨在通过深入的现场观摩、技术交流研讨以及果树展览馆参观,汲取先进经验与创新理念,为上海地区梨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现报告如下:
一、梨树育种品种
1、新品种展示与品鉴 在中国农科院的梨树品种资源圃与试验田,呈现了琳琅满目的育种成果。多个新品种在果实外观上独具特色,华金果型圆润饱满,果皮色泽鲜亮呈淡绿色,果点细小且分布均匀;华艳果实大,且果面呈鲜艳红色,外观均极具吸引力;早金香则为早熟抗病品种,具有栽培优势。在口感品质方面,锦丰果肉酥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达15.7%, 华蜜口感细腻,甜脆多汁且具有独特的清香气味,给考察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2、砧木品种 科研人员详细介绍了他们研究培育的优良矮化砧木品种,各品种各具优点,如中矮1号矮化程度可达60%-70%,具有早果丰产特性;中矮4号、5号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抗病性,做中间砧效果更好,为梨树种植提供了更多砧木选择。

二、梨树育种技术
1、杂交育种核心技术 考察团队深入了解到中国农科院在梨树杂交育种中的关键技术环节。从亲本选配开始,依据目标性状如早熟性、高抗病性、优质果形与口感等,综合运用遗传学原理与大数据分析,筛选出最佳亲本组合。在杂交过程中,严格控制授粉时间与环境条件,确保杂交成功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采用多阶段、多指标的精准鉴定方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快速锁定携带优良基因的个体,缩短育种周期。
2、现代生物技术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梨树育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编辑技术被谨慎应用于特定性状的改良,例如通过对与果实硬度相关基因的编辑,培育出更耐贮运的品种,有效延长了梨果的货架期。同时,利用组学技术(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深入研究梨树生长发育与抗逆机制,为精准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三、果树展览馆参观 考察团队此次还有幸参观了中国果树展览馆,果树展览馆以丰富的展品与详实的资料展示了梨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前沿技术动态。馆内陈列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果树发展进程,并展示了不同梨果标本,从古老的地方品种到现代的杂交新品,见证了我果果树漫长演进。通过图文介绍,考察人员深入了解了我国果树学科的发展进程。此外,展览馆还重点介绍了梨树产业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果树种植中的重要性,展示了一系列绿色、环保的果园管理技术与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为上海梨研究所未来的果园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四、交流研讨成果 在交流研讨环节,双方就梨树育种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上海梨研究所分享了在上海地区梨树栽培面临的品种单一、夏季高温多雨病虫害防控等挑战,中国农科院专家基于自身研究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技术建议。双方还就未来合作方向达成共识,计划在品种引进与适应性试验、联合育种项目、技术培训与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推动梨树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五、考察总结与展望 本次考察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上海梨研究所通过对中国农科院梨树育种品种、技术的现场考察以及果树展览馆的参观学习,拓宽了视野,获取了大量前沿信息与实用技术。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把所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实际科研与生产实践中,加强与中国农科院的合作交流,努力提升上海地区梨树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适应本地环境的梨树品种,推动梨树产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水晶梨产业升级创新模式研究与示范》 课题组
2024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