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梨品种及生产技术考察报告
为顺利完成《水晶梨产业升级创新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促进上海梨树产业绿色发展和提质增效,加快上海梨树新优品种引进步伐,进一步发挥梨产业在上海现代都市绿色农业中的推动作用。2023年11月3日—7日,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赴库尔勒和乌鲁木齐等地考察了梨树新优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现报告如下:
一、新优梨品种交流品鉴
课题组人员一行至新疆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和果树资源与育种研究室成员就香梨资源与育种开展交流研讨。香梨育种团队负责人张校立老师介绍了库尔勒香梨的特点,作为新疆的特色果树之一,大多数研究认为库尔勒香梨是白梨和西洋梨系统品种的种间杂种,并将库尔勒香梨归为新疆梨系统。他提出,培育出优质早,中熟、果型较大、果肉细腻石细胞少、抗寒抗病的库尔勒香梨新品种是新疆梨树育种科研人员奋斗的方向,而以库尔勒香梨作为杂交育种的母本,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概率更大。
研究室目前的香梨育种都以库尔勒香梨为亲本,育种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常规育种手段,培育出库尔勒香梨芽变品种、库尔勒香梨为亲本的杂交新品种以及远缘杂交新品种。二是分子育种,张老师团队系统分析了梨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为以后梨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梨树育种提供借鉴。此外,在传统的育种程序上结合现代育种技术探索出新的梨育种程序,采用优选亲本、培养壮苗,淘汰病株、“三行一带”高密栽培等同时进行高低嫁接,也为梨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研讨交流会议同时,大家对张老师团队筛选出的新优梨品种开展了品鉴活动,包括库尔勒香梨、玉露香、新梨7号、香妃梨、库尔勒香梨与圆黄的杂交优系等,大家对其皮厚、硬度、可溶性性固形物、香味、风味、石细胞等进行了品鉴点评,一致认为库尔勒香梨与圆黄的杂交优系品质最为惊艳,值得期待。双方还就新疆和上海果树生产情况及栽培技术、品牌营销等各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二、库尔勒香梨配套栽培技术考察
课题组人员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 29 团10连观摩库尔勒香梨配套栽培技术,当地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据兵团农技站专家介绍,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增加和自治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库尔勒香梨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巴州种植总面积已达到约50万亩,而且随着新疆地区用工成本攀升,达到每工200元-250元,梨园也都实行了宽行密植等省力化栽培种植模式,适合机械操作,其株行距5m*1m,亩栽145棵,授粉树为砀山酥梨,采用纺锤形整形模式,建园整齐、产量高品质优,其枝条较为细长,留枝量14-16根/棵,后期需要间伐打开光路。
梨园主要栽培技术措施包括:拉枝开角技术、无人机高效授粉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果园行间生草覆盖技术、增施有机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冬夏季结合修剪技术等。



三、库尔勒香梨储藏与包装观摩
课题组参观了新辉果蔬保鲜库,了解了库尔勒香梨的主要包装程序和销售渠道,并与其负责人对于库尔勒香梨市场需求与定位、品质分等分级和品牌打造方面开展了深入探讨。大家认为,首先品种的多样性和优良是衡量香梨产业的发展标准,如何培育出果品端正、耐受性好、成熟期稳定的香梨品种也是库尔勒香梨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香梨的耐冻性较弱,果品的储藏能够调节季节性销售方式,做到四季上市,因此储藏条件是打通香梨销售的关键一步,这也需要冷藏保鲜业与香梨产业的结合。然后是品质要保障,如何利用分选机械开展果品的分等分级,节约人工的同时来实现优质优价,也是香梨产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最后要加强库尔勒香梨品牌的宣传,树立商标保护意识。作为拥有得天独厚地理条件的库尔勒市,本地香梨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不能仅仅满足当地人或者当地省份的供给,想要扩大市场、进一步建立产品的口碑,就要增强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对外宣传能力。现在网络直播、线上购物等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购物模式,在此情况下,应改变原有的宣传,通过网络、线上平台等提高香梨的知名度、美誉度。品牌宣传方式的多样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品牌竞争力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产品本身质量的提高。




四、感想与启发
1、品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果树育种不同于其它作物,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工作,是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几十年上百年不断努力才能有所收获的工作,果树育种者需要有极大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作为科研育种单位,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推荐品种给种植户。自主育种品种以科研院所试验基地和各实验站为试验地开展配套技术攻关。品种成熟后需谨慎推荐。
2、上海市梨研究所所长、上海工匠金凤雷看、听库尔勒香梨负责人介绍,深有体会。产业发展中要实现规范化、秩序化。以库尔勒香梨为例,首先,我们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市农业农村委的相关部门出台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通过一系列政策倾斜的方式,鼓励郊区农业合作社加强管理,也可以在跨行业的企业组织中建立对应的上海蜜梨生产者。促进本地企业与个体生产农户的结合,促进个体果农与个体果农之间的结合,鼓励其建立相应的合作化组织。生产过程与产品的标准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上海蜜梨产业的发展。加强《上海蜜梨标准体系》的建设,形成易学、易懂、易操作的技术规程,重点强化各项规程的宣传与落实力度,通过“科学有效,因地制宜,创新实践”的原则,加强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方式与力度,进一步提升各个环节的能力。
3、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果树科科长王秀敏深有体会地说,品牌营销上需要探索各类App、销售平台的宣传方式,降低中间环节的运行成本,建立新型的上海蜜梨产业营销体系,通过各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不断增强产品的宣传度。除此之外,加强产品商标产权的保护,通过法律维权等方式防范假冒伪劣商品也是不断提高对外宣传能力的重点。政府可通过旅游、认养、采摘、观光、品尝等方式进行宣传,也可派出招商组在市区各大市场进行宣传,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引进来和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为市民提供方便,为果农得到实惠。
4、随同参加考察的技术员、负责人一致认为,三产融合方面,香梨文化也是巴州本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新疆土地面积广袤,瓜果的品质优良,但是我们上海蜜梨也有独特的产品,成熟度高、环节少,早上摘梨下午就可送到消费者家里,市民可以吃当天采的蜜梨。借助上海蜜梨的传说、编故事、创歌曲等方面,融合大上海文化,发展上海蜜梨文化,建设各类产业园、观光园、采摘园、游园节,不断推动上海蜜梨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其本身的文化底蕴。
《水晶梨产业升级创新模式研究与示范》 课题组
2023年11月9日